第三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暨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 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30 13:16:12 人气:11
025年4月26日,第三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暨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市丰台区龙爪树宾馆召开。会议由大会秘书处主办,来自政、商、金融学界的代表共商大会筹备事宜,明确以“高质量、高科技、高效能”为核心目标,推动大会向国际化品牌迈进。
按照会议核心议程,首先由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副秘书长陈海鹏主持并宣读了会议主旨,强调本届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召开,旨在深化地理标志国际合作,打造国家级会议品牌。
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轮值主席王京忠指出:本届大会将联合各部级单位,强化安全监管与科技赋能,构建“零风险”高标准会议模式。
第三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秘书长王伟提出: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今后将独立运作,目标聚焦在国家安全、国际贸易与统战任务,并呼吁以“实干实效”推动大会成果落地。
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秘书长郎云燕先生代表组委会宣布了讨论后的组委会组织架构,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他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鼓励组委会全体同仁精诚团结、携手把本届大会能够以更高的水准呈现。
紧接着主持人公布了第三届大会组委会成员名单并建言献策:大会应从更高站位、更高维度和更高视野出发,不尚空谈,求真务实,以期达到高效率、高科技和高质量的办会效果。
与会的领导嘉宾对筹备本届大会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北京大学教授、北纬30度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总工程师窦尔翔先生提出:“九星连珠”平台战略,构建信用指数模型与全球化数字基座,倡议通过“GIFS-BBCS”模式整合各地政府、国际资源与产业链,推动全球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国商协会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戚进东先生强调:产学研要深度融合,分享中商协在地方招商引资与成果转化中的经验,建议设计企业参与激励机制,依托平台资源提升地标产品商业价值。
世界华人联盟会总会主席、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WEO新经济委员会会长张焕新女士提出:以国际华人网络助力地标产品出海,推动“双循环”背景下国内国际资源联动。
金达智博(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地理标志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副组长莫习圣先生发言,他汇报了半年来,亲赴全国各地的地标产业实地调研成果,介绍“地理标志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云南临沧云县白莺山古树茶等案例中的赋能实践成果,呼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国社科院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镇长论坛执行主任吕宛孺女士建议聚焦县域地标经济,整合全国300余个合作市县资源,推动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
京剧老旦艺术家/教育家、京剧老旦艺术研究会会长崔迎春女士提出以传统文化赋能大会品牌建设,计划联合京剧艺术打造文化展演板块等建议。
地理标志国际发展与合作不仅是当前国内与国际的紧迫需求,更是一场全局性、系统性的生态变革。所有与会嘉宾共同呼吁:各界需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将共识转为行动,共拓国内外合作新航道。
本届大会由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等主办,联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周边传播研究院、国家地理标志网、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咨国业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广西四川商会、京忠智库、中国商协会协同创新平台等单位联合做为承协办单位,旨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创新理念,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北纬30度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共同发展。助力于城市拓宽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届北纬30度国际合作(博鳌)大会将与北纬30度沿线各重要城市持续推动数字中国和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推广电子政务、发展数字经济等方式实现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本届大会的初心是想让更多的国内外的合作组织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编辑:莫习圣
拍摄:黄世东
审稿:郎云燕